油價真能漲至100美元嗎? 油價強與弱的邏輯
2021-10-09 來源:潤滑油情報網(wǎng)
摘要:近日,國際上的一些大型銀行及投行,紛紛發(fā)布年底時油價將大幅走高,甚至將漲至100美元的預判。你怎樣看待這些機構對油價的預判?
問1:近日,國際上的一些大型銀行及投行,紛紛發(fā)布年底時油價將大幅走高,甚至將漲至100美元的預判。你怎樣看待這些機構對油價的預判?

鐘健:首先,當市場上充斥著高度一致的新聞或看法時,此時就需要我們冷靜,通過剝絲去繭,去發(fā)現(xiàn)其中是否隱藏著風險。
歷史上,無論是政治、還是經(jīng)濟,包括國際石油市場在內,往往在大事件發(fā)生時,(國外)主流輿論并不會將真相告訴公眾。這一方面,只要我們去閱讀一些回顧歷史大事件的著作就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更有一種說法,它認為,在一些重大市場關口“主流輿論往往有引導資本向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方向流動的傾向”。尤其是,當這些發(fā)表油價預期的機構,他們同時還是市場的積極參與者的時候,這就更需要我們冷靜的判斷,這些既發(fā)表油價走向預期,又參與貿(mào)易的大佬們,他們的言行是否一致?由此作為判斷這些言論可信程度的一個標準。
問2:的確,近期頻頻發(fā)表年底高油價預期的機構,幾乎都是石油市場中的貿(mào)易大佬,你對他們的言行是否一致能否有個評價?
鐘。菏紫龋瑴蚀_地評價這些大佬級貿(mào)易參與者的操作行為,這是一件困難的事,就連美國的監(jiān)管機構,對他們的操作監(jiān)管也常常變成了“貓與老鼠之間”玩的一個游戲。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后,美國政府頒布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以及其中的“沃克爾規(guī)則”,就是為了監(jiān)管這些機構在金融市場中的行為而制定的,遺憾的是,直到今日仍無法有效的執(zhí)行。
但是,仍然有某些因素可以對他們的操作取向做一個概率性的判斷。在石油期貨市場中,基金持倉的多寡及增減走向,應該就是一個判斷這些大佬級貿(mào)易參與者操作取向的一個重要標志。
我們注意到,在9月初的68美元漲至9月底的75美元近一個月的時間內,雖然油價漲得很快,但是,投機性持倉資金入市速度卻冷靜的出奇。在近一個月的時間內,紐商所中的石油投機持倉資金僅僅增倉了不到7萬手,要知道,以往在一些行情來到時,一周的時間就能夠增倉7萬手。
至今,我們看到的是,這些在石油市場中叱咤風云的大佬們,一方面,熱情滿滿的預期年底的高油價,另一方面,他們自己對后期的操作取向卻是十分的冷靜。在操作行為上,這些大佬釆取的是看一步走一步的謹慎態(tài)度?梢赃@么總結,這些大佬們對年底油價的預期與真實操作表現(xiàn)出的是“嘴熱手冷”的姿態(tài)。
問3:為什么這大佬們會“嘴熱手冷”?其中,可能有什么原因?
鐘。寒斚,我們不準備武斷地下結論,這些大佬們熱情地預判高油價,是在有意通過話語權疏導金融資本向有利自身利益的方向流動。不到事情的結朿,就沒有比較的條件,所以,現(xiàn)在還不到下這種結論的時候。
目前,僅僅是提個醒,在有大行情預期或有強烈一致的輿論時,要分清是誰在發(fā)聲?如果他們還是貿(mào)易參與者的話,更要看他們言行是否一致。
今天的國際油價早已經(jīng)不是幾組供求關系數(shù)據(jù)就可測算出來的結果,金融的因素已經(jīng)成為驅動油價的一個重要核心力量。今后一段時期,決定油價走勢強弱的最重要變量,將是美聯(lián)儲貨幣緊縮或仍然寬松的政策走向。從這個意義上進一步可以總結出,觀察投機性持倉資金的變化趨勢,可能更準確地抓住判斷油價大行情的要害。
已經(jīng)有跡象表明,如果沒有意外,今年11月或12月期間,美聯(lián)儲的縮債政策有可能開始實行。因此,從理智的角度看待至今年底的油價走勢,并決策自己的經(jīng)營取向,那么,既要利用預期炒熱的行情,又要規(guī)避可能存在的下行風險,看一步走一步才是上策。所以,有可能是這個原因,這些大佬在石油期貨市場中的持倉行為才如此步步為營、小心謹慎。
進一步看,這些大佬的謹慎從今年7月份就已經(jīng)開始。7月份時,在美聯(lián)儲7月議息紀要中明確發(fā)出年內可能縮債的言行后,僅僅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投機性持倉資金就從貨幣量化寬松之后的最高持倉250萬手減至200萬手。從持倉資金歷史的演進看,200萬手是近年以來的最低資金持倉位。一般而言,這種資金持倉位往往伴隨有重大利空的預期。
問4:當前,市場上預期高油價的原因有哪些?你怎樣理解?
鐘。喊凑找恍┲髁鳈C構的看法,年底時油價大幅升高的原因是結構性的。表現(xiàn)在,其一,天然氣的短缺將推高燃油發(fā)電替代;其二,全球供應缺口存在以及全球庫存偏低,供應關系仍屬偏緊;其三,由于美國颶風帶來的減產(chǎn)抵消了OPEC+的增產(chǎn),供應偏緊狀況并無實質性改善。
首先,冬季的天然氣替代問題僅是個預期的結果,究竟怎樣?今后,俄羅斯的供應是個重要的變量。此時,更要注意,近日普京已表態(tài),將加大對歐洲的天然氣的供應量,因此,這一天然氣替代問題已經(jīng)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反轉,對油價反而是一個重大利空。
另外,全球供應缺口從去年5月份就已經(jīng)存在,但是并沒有影響之后油價的持續(xù)推漲,況且供應缺口還是在逐月縮小。況且,也是一些主流機構預計,年底前后,在OPEC的逐步增產(chǎn)作用下,供應缺口將趨于消失。
最后,關于庫存問題,還應該看的更全面些。雖然,全球庫存降至了5年以來的平均水平以下,但是,這不過是OPEC關于減產(chǎn)政策的一個指標而已,真實的情況是,全球庫存變化對油價的作用并不明顯;對于油價更有影響作用的是美國的石油庫存狀況,美國石油庫存從去年5月大幅下降之后,當前在4.2億桶左右。從石油庫存與油價的“事件驅動”歷史看,2008年至2014年之間庫存保持3.2億桶左右時,市場上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低庫存的問題,那么,當今的4.2億桶應屬于高庫存時代。
逐一分析后,應該有這樣一個結論,主流機構的以上判斷夸大了一些枝節(jié)方面的因素,當放在更大場景下觀察時,至少,我們覺得這些判斷并不嚴謹。
問5;你怎樣判斷年底前的油價?你認為有攀升至100美元的可能嗎?
鐘。寒斎,有的時候,油價的運行并不是理智的,尤其在一些突發(fā)事件之際,由于媒體集中渲染性報道,對市場情緒及預期的引導作用很大,當前的100美元預期就存在這個問題。
但是,事物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畢竟有自身的運行邏輯,基本面的一些因素最終決定油價走勢的強與弱,持續(xù)性油價走勢形成的背后一定有必然性的邏輯支持。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再次強調,“油價本身是個貨幣現(xiàn)象”;貨幣流動性的大小決定油價走勢的強弱“。
我們有理由認為,當前投機性持倉資金規(guī)模不支持已經(jīng)攀升至75美元以上的價位,當前油價中存在著明顯的泡沫。除非,近日,投機性資金大規(guī)模入市匹配這種價位所需的流動性,不過,在年底前,由于存在美聯(lián)儲縮債的可能性,投機性持倉資金大舉入市的動力將受到很大限制。
所以,由于持倉資金與油價的不匹配,當前80美元的油價己經(jīng)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行風險。如果,年底時天然氣短缺的確嚴重,那么,在一些對應事件觸發(fā)下,有可能形成脈沖式的上揚行情。但是,即便是這樣,如果持倉資金仍受限于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的制約,最終也難以在100美元附近形成持續(xù)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