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布局汽車后市場,汽車維修業(yè)或迎來巨變
2017-11-06 作者: 潤滑油情報網 來源:
多數私家車主都有這樣的煩惱:一旦愛車出了故障,送4S店嫌貴,送路邊維修點又擔心質量沒根兒,而對于價格、零部件的品質真懂的不多。消費痛點恰恰孕育著巨大商機,日前,電商巨頭京東宣布正式進軍汽車后市場,
多數私家車主都有這樣的煩惱:一旦愛車出了故障,送4S店嫌貴,送路邊維修點又擔心質量沒根兒,而對于價格、零部件的品質真懂的不多。消費痛點恰恰孕育著巨大商機,日前,電商巨頭京東宣布正式進軍汽車后市場,徹底打通品牌商、經銷商、維修方、消費者之間的全產業(yè)鏈條,讓車主修車修得明明白白。去年秋天,京東的老對手阿里巴巴也高調進入后市場,宣稱要開設2萬家門店。這意味著,又一個龐大而無序的消費領域或將迎來一場巨變。
信息壁壘與技術缺失讓全行業(yè)成本高企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yè)協(xié)會人士指出,在發(fā)達國家成熟的汽車產業(yè)鏈中,汽車后市場占比通常達50%-60%,而我國目前只占10%左右。汽車后市場需求通常與車齡密切相關,車齡超3年,售后需求開始增加。車齡達6年后,汽車維修等后市場需求達最高。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超過2億的汽車保有量中,平均車齡已近5年。
巨大的市場空間吸引眾多商家涉足。行業(y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4S店體系之外,目前市場上共有超過40萬家汽車維修服務店,數量上遠超需求,但其中擁有二級以上資質的汽車維修店不足十分之一,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而汽車用品的選購又需要一定的專業(yè)性,普通消費者往往無從下手。另一方面,復雜的分銷層級和零散的市場銷售讓品牌廠商難以準確掌握產品銷售情況,盲目定制的生產目標致使下層經銷商層層壓貨。而修理廠卻常常因找不到配件讓車主苦等數月。行業(yè)成本因此居高不下。
消費者可為愛車建全國通用“病歷本”
記者獲悉,春節(jié)前,消費者有望看到身邊有京東品牌標識的汽車服務門店漸漸多起來。京東汽車后業(yè)務負責人慶巖告訴記者,京東會在新技術基礎上重構貨流和信息流,“品牌商、經銷商和維修店將迎來互聯網化運營,未來,消費者可以為愛車建立 ‘病歷本’,系統(tǒng)內的所有門店通用”。此前,阿里巴巴方面也有類似的表達。在中國汽車維修行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王逢玲看來,電商把很多成功的商業(yè)理念和商業(yè)模式復制到汽車服務市場并非難事,線下眾多維修廠將迎來大洗牌,消費者也有望享受更透明的維修服務。
但業(yè)內人士指出,汽車后市場的水很深。2015年到2017年初,帶有互聯網性質的后市場創(chuàng)業(yè)公司超八百家,如今還運營的已不足十家。擁有強大實力的京東與阿里能否破局,不妨拭目以待。